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2013年农学院第三次干部培训
发布时间: 2014-04-22 浏览次数: 49

             农学院第三次干部培训

                                ——主讲人祝学刚

201348日晚上1900在南区新二教325教室,进行了农学院这学期第三次干部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由祝学刚师兄为农学院的各位干部进行如何参与到“挑战杯”比赛和专利申请等事宜的培训。

关于“挑战杯”比赛以及专利的申请,农学院的学生干部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了解,通过祝学刚师兄的培训,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方便了同学们以后在这方面的比赛和申请。下面我就具体写一下祝学刚师兄为大家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一.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主要内容如下

创业计划竞赛简介: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65%

“挑战杯”的比赛意义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培训内容二.专利申请,为了保护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尊重发明人、设计人所付出的劳动,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具有商品性,并可以进入交换领域,这就要求有一种法律制度《专利法》,将这种发明创造及其价值进行保护.当今社会大家对于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家对于知识产权也越来越重视,法律也开始健全起来,因此申请专利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祝学刚师兄对大家进行有关专利申请的培训显得十分的必要。

通过祝学刚师兄的培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知识,特别是对于“挑战杯”“专利的申请”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获得了知识,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知识都会用到的。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