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农学专业
发布时间: 2019-11-22 浏览次数: 800

农学专业始建于1941年,一直为农学院主干专业,在教学科研、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农业生产与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1、专业概况

贵州大学农学专业现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作物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作物学);拥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拥有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农推硕士)。

拥有1个农业部作物改良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1个贵州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粮油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理生态特色重点实验室)。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在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研究团队等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建设成为老中青结合,梯队较合理,教学科研并重,科研实力强的优势学科。本学科目前立足于贵州省实际情况,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专业办学思想及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2017年以来,农学专业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257名,许多已成为政府、农业生产部门、企业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为我省乃至西南地区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4、专业建设总体规划

发展目标

1)立足贵州,培养适用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2)加强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构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将学科建设为在省内有影响力、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

发展任务

1)学科建设:加强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构建重点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体系,将重点学科建成在省内有影响力、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并在省级重点学科基础上争取“作物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或作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

    2)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提高本专业的教育质量:农学专业(含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每级招收本科生80人左右;加强本科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农科教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作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争取1-2个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或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省委组织部人才基地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得到批准。

4)优化学缘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博士10人左右;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2人,积极联系和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5)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我省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优质水稻、油菜、高粱、薏苡等生产加工基地,地域特色明显。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地方农业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特色办学,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业高级技术人才培育基地,通过针对性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实现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促进贵州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