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农学院研究生会成功开展2019年“博士村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19-09-01 浏览次数: 379

暑期社会实践||农学院开展赴赫章社会实践活动

文字、图片:贵州大学农学院“博士村长”暑期社会实践团新闻组

 “助力精准脱贫,聚力乡村振兴”,为响应时代号召,201979日,贵州大学农学院 “博士村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潘学军教授的带领下出发了,贵州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杨刚、副书记王巩、副院长程剑平、副院长潘学军出席本次出征仪式,党委书记杨刚为实践团授旗并发表讲话。

 

小核桃,大财富

赫章——中国核桃之乡,一个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山区,正在以一颗颗小核桃,核桃和赫章的渊源颇深,在赫章各个乡镇都有核桃的身影,赫章的气候也特别适合核桃的生长。但由于核桃结果周期过长,产量不高,核桃产业在赫章一直没得以发展,2006年,贵州大学与赫章县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农学院潘学军教授来到了赫章,一干就是十三年。在潘教授的带领下,如今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坚果年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5亿元,核桃加工产值从0.45亿元增加到5亿元,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79-713日,农学院 “博士村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跟随潘学军教授的步伐走访了朱明、水塘等5个乡镇,对当地核桃等产业进行调研并指导生产。在调研中,实践团发现部分果树受病虫害影响严重,一些果树挂果稀少。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成员采集样本,准备带回实验室处理分析后将原因及防控方法反馈至当地,指导实践生产。

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

走好产业扶持路,任重而道远。在贵州大学农学院还有这么一位老师一直行走在扶贫路上——成凯老师,成老师于20181月来到朱明镇担任科技副镇长一职,为朱明镇的精准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先后引进了两家企业到朱明镇发展辣椒和中草药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产业在发展,温暖不停歇。在潘学军教授、成凯老师、蔡菲老师和刘敏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一行带着提前准备的米、油、牛奶看望了朱明镇的贫困户,对贫困家庭进行慰问和帮助,指导他们的农作物生产。
    713日傍晚,实践团载着满满一车的样本返程了。赫章之行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科技支农之路才是开始,发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农科研子的梦想之火,正在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

 

出征仪式

  

潘学军教授在指导实践生产

  

看望贫困户

  

实践团采集样本

实践团与企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