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首页  |  旧版回顾
工作动态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省级重点学科
发布时间: 2011-04-21 浏览次数: 269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动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简

 

我院动物学学科源自昆虫学学科,自1941年国立贵州大学创立时起就已经建立,2000年批准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六十多年来,以昆虫学为主体的动物学始终坚持以特色求优势、以基础促应用的学科建设方针,不断扩充、调整、优化研究方向,极大地拓展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空间。

学科队伍:目前该学科队伍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中央组织部直接掌握联系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跨世纪人才”3人,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5人。

研究方向:动物学学科围绕主攻目标,主动适应国际发展,不断凝练修正和扩大覆盖面,稳定中求拓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3个研究方向:蜱螨学与节肢动物进化、昆虫系统学及资源昆虫学、动物生态与害虫治理。各方向学术梯队如下表。

 

研究方向

名称

 

出 生

年 月

最后学位

或学历

   

技术职务

目前指导研究生数

博士

硕士

蜱螨学与节肢动物进化

金道超

1959.01

博士

 

7

6

杨茂发

1968.01

博士

 

3

8

郅军锐

1965.06

博士

 

0

5

郭建军

1974.12

博士

副教授

0

3

昆虫系统学及资源昆虫学

陈祥盛

1971.09

博士

 

2

8

李子忠

1939.12

大学本科

 

3

3

戴仁怀

1975.12

博士

副教授

0

3

廖启荣

1956.12

大学本科

副教授

0

0

动物生态与害虫治理

杨茂发

1968.01

博士

 

3

8

郅军锐

1965.06

博士

 

0

5

陈文龙

1965.02

博士

 

0

3

李尚伟

1969.10

博士

副教授

0

1

 

1975.11

博士

副教授

0

1

人才培养:该学科1984年开始招收“昆虫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昆虫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昆虫学”硕士点更名为“动物学”硕士点,2003年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支撑获得“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支撑获得“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已培博士研究生730名、硕士研究生18103人,在读博士生18人、硕士生43人。2008年计划招收博士后1人。

科学研究:2000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贵州省和国家部委基金和攻关项目48项,科研经费总额605.1万元;取得了4项专家评价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6部、国家级教材2部,发表论文近300篇。

实验平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于2001年共建了双基实验室“植保科学实验室”并通过省级评估;2005年本学科单独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实验室”也通过了省级评估;以本学科为主体,2006年申报并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立项论证,建设了“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目前,有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450多万元。

学术交流:学科人员积极主动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2000年以来有8人次赴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研究,出席国际会议7人次,全国性学术会议80余人次,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及研训班1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士、荷兰、俄罗斯、波兰、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和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有较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威尔士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卡罗莱纳国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波兰哥白尼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日本琦玉大学、香港大学、台湾自然博物馆等等。目前担任省级以上及国际学术机构和单位重要职务的有13人次,其中国际学术机构1人次,全国性学会4人次,全国性学术期刊编委6人次,省级学会8人次。

 
Copyright 2009-2010 贵州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1-3855894 Email:nxyb20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