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首页  |  旧版回顾
工作动态
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发布时间: 2009-03-19 浏览次数: 1100
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联系方式:
  电话:0851-8298108
  邮箱:kht2007@163.com
  联系人:胡老师
  特别提醒:贵州大学农学院现有大量调剂公费名额,还有自费的专业学位,分数约低于国家线招收应届生。欢迎调剂,择优录取,我院根据各专业调剂名额及完成调剂考生先后顺序确定录取名单,额满为止。如确认调剂到我院,请勿再联系其它招生单位,以免影响复试和录取。
果树学硕士点简介
      贵州大学果树学科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始创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现已发展成为支撑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应用型学科,在果树生理生态、果树栽培生理与技术、果树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等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珍稀果树资源研究与应用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近5年以来,果树学科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率先选育并审定刺梨优良品种4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8篇;国内权威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20篇,其它核心期刊5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国家二十一世纪教材一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登录重要基因序列10余个。
贵州大学果树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700余m2;具备开展植物生理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如光合测定系统、原子吸收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PCR仪、分子杂交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总价值700余万元。
      果树学硕士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 3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目前,果树学硕士点导师共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等50余项,在研经费700余万元。
      果树学硕士点目前按照(1)喀斯特山地果树生理生态与无公害栽培技术、(2)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包括果树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3)果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三个方向向全国招收研究生,欢迎同学报考。
      樊卫国,果树学教授;森林培育学(树木生理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导师,果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导师;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大学喀斯特山地果树资源研究所所长,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基地主任,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首席专家,贵州省第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先后主持3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选育并审定刺梨优良品种4个,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2008年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以“抗凝冻、保民生”一等功臣称号。
    “九五”和“十五”期间,樊卫国教授通过柑橘、刺梨、板栗等果树科技成果转化,创产值9.6 亿余元,促进了贵州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樊卫国教授还担任了繁重的社会职务,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中国柑橘学会理事,贵州省园艺学会理事长,贵州省林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花卉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科技创新联合会副理事长,贵州省首席科技特派员等。
 
     安华明  博士,教授;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贵州省第六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要从事果树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在特色果树珍稀基因的克隆、评价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果树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在《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园艺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研究论文1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攻关、国家星火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王明力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食品加工及贮藏保鲜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为:贵州省科学基金“抗菌多糖保鲜涂膜的研究” ;贵州省科技农业攻关项目“纳米抗菌涂膜材料的研究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纳米材料对壳聚糖结构影响的研究”;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攻关项目“壳聚糖复合膜农药新剂型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等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育部春晖等项目。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4项专利,其中一项获专利授权。
 
 
    潘学军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喀斯特山区果树种质资源的鉴选、利用及果树无公害栽培研究。现主持贵州省自然基金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委组织部科技兴村项目和贵州大学校地合作项目各1项;在园艺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北方园艺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科研成果获奖5项。
 
 
    姚银安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如下两个1、喀斯特山地果树生理生态与无公害栽培技术2. 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近两年主要以葡萄、刺梨等材料展开逆境生理与适应机制研究。近5年来发表论文共27篇,其中国际期刊13篇,在农林国际期刊包括Eur. J. Agron., Environ. Exp. Bot., Physiol. Plant., J Plant Res, Plant Mol Biol Rep, Plant Growth Regul, Tree Physiol, Photosynthetica等报道了近5年的研究成果。现为《生物学杂志》编委、日本植物学会会员、日本植物学会刊《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评委。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贵州省农业年度公关一项,以及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
 
 
 
      任艳芳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采后贮藏保鲜等方向的研究。目前主持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及贵州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各1项。近年来,主要在Seed Science ResearchArch. Environ. Contain. ToxicolPedosphereBiologia plantarum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iol Science等国内核心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陈红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持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荔波果梅种质资源鉴选、改良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07] 3039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特色果树花药培养研究”(黔科合J字[2007]2054号)、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特色果树育种新材料的创制(黔科教办[2007]03号)”、贵州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X060039)各1项,参与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福泉梨品种改良与示范”、“黔西北高原优良核桃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在《American-Eurasian.Agric.&Environ.Sci.》、《园艺学报》、《北方园艺》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点简介
     始建于1954年,198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进入贵州省第3批省级重点学科行列。根据学科长期的积累,确立了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等为主的研究方向,并在小麦、玉米、烟草、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徐如宏,农学教授,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授权点导师,现任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农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小麦分子育种与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主讲“高级作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等10 余项目。作为主要课题承担者参与的研究项目:“小麦远缘杂交创造新材料的研究”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选育并审定小麦优良品种4个,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麦类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
 
     陈泽辉 男。研究员。1998年在菲律宾大学植物育种专业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玉米育种研究,主要进行玉米的种质改良,特别是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相互改良,以及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2000年以来,主持育出经审定的玉米杂交种有:黔玉一号(贵州、四川)、黔单13号(贵州、湖北)、黔单15号(贵州、重庆)、黔单16号(贵州、广西)、黔单18号(贵州、湖南)、黔单19号(贵州)、黔单22号(贵州)和金单999(贵州、湖北),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黔单16号是贵州省玉区试、预试对照种。
多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2005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是贵州省省管专家和核心专家。
 
 
     黄宗洪,男,1956年2月生,现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1982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先后参加过国家、贵州省水稻育种攻关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九五”至“十一五”期间为贵州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主持人。
选育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3个,并通过了贵州省级审定;主持或参加选育了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6个,其中,“两优363”于2003年通过国家级审定,是贵州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杂交水稻。独立或合作撰写并获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和2004年分别获贵州省三等奖各一项,1991年获贵州省二等奖一项,2007年获贵州省一等奖一项,2001年被评为贵州省先进科技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4年获贵州省出国留学人员成就奖,2005年被评为贵州省省管专家和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刘仁祥  性 别:男  学 历:硕士  贵州湄潭人,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导师。兼 职:贵州省烟草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邮 箱:agr.rxliu@gzu.edu.cn.
      1995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农学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5年获硕士学位.开设课程:本科生课程《烟草育种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研究生课程《高级生物统计学》、《植物组织培养》、《高级作物育种专题》等.研究领域:烟草种质资源评价、创新,烟草性状遗传与品种定向培育.在研课题:主持贵州省“十一五”重大专项、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重大项目、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重大项目共3项。论文专著:近年来发表论文17篇,其中核心刊物12篇,副主编全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1部,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现代烟草农业探索》。所获荣誉: 选育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个,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赵福胜,男,1971年生,大学本科,硕士学位,2006年评为副教授,2008年被学校聘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推广学、农业政策与法规、作物栽培学(各论)及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从事水稻的遗传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审定品种1个:贵农糯2号;作为第二参加人参与育成审定品种3个、不育系一个( 筒优202、贵优2号、贵农糯1号和溪香A);2006年一个优质香米籼型不育系“贵香1A”通过省级田间育性鉴定;主持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和贵州省育种专项各1项参加,参与贵州省水稻育种 “十一五”攻关课题、贵州省粮食高产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共5项;近年来发表有关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论文4篇。
 
       彭忠华,男,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贵州农学学院,1989年7月至1997年8月在贵州省铜仁农业学校任教;1997年9月至今在贵州大学工作。 研究方向: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特异种质的发掘、遗传与创新。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目前承担的项目:主持贵州省年度攻关课题研究一项;主持贵州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一项;主持贵州省“十一五”玉米育种重大攻关子专题项目。育成审定的品种(组合)有:西山21(2001省审)、西山糯(2002省审)、西山7号(2002省审)、西山66号(2003省审)、贵农118(2006省审)。
 
      张素勤,1974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目前主持贵州省省长基金:提莫菲维小麦与野燕麦遗传背景研究及其远缘杂交后代遗传分析;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攻关项目: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辣椒抗白粉病相关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辣椒遗传图谱构建及白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等课题。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罗洪发,男,1966年生,贵州金沙人,农学博士,从事水稻分子育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雄蕊雌蕊化(PS)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Grant No. 30571002)”、主持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大学人才基金项目“一个新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的分子定位研究”(黔科合J字[2007]2052号)、主持贵州省三百工程项目以及贵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利用EMS创造水稻新种质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参与贵州省粮食高产科技示范过程,曾参与课题863”分子虚拟育种(Grant No. 2002AA207160)及贵州省水稻育种“十五”攻关以及毕节地区水稻育种和推广相关课题。参与育成并通过贵州省审定品种3个,毕节地区审定2个;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四等奖两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五篇, SCI收录一篇。
 
 
植物病理学硕士点简介
     2001 年获批授权,现已形成了“真菌学与植物真菌病害、线虫学及植物线虫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蒋选利:男,教授、博士。贵州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真菌学与植物真菌病害研究。先后主持了省部级科研项目4个,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曾获一项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桑维钧,男,1963年11月生,贵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方向为真菌学及植物真菌病害、植病防治等。指导硕士生14名(已毕业4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3名。主持和参加的研究项目10余项: 贵州省重点攻关项目“毕节地区粮食百万亩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云南自然保护区盘菌资源调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岩溶)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菟丝子控制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应用技术研究, 贵州主要地产中药材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重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 。在国内有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参编出版教材著作有《烟草病理学》,《贵州喀斯特山区主要果树及经济林种植》,《食用菌栽培学》,《烟草病害田间识别与防治》,《中国烟草病害》,《烟草微生物学》等;获得的奖励:1993年参加的“贵州省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项目获1993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年度主持完成的〈植物病理学自编声像材料应用〉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人2000 参加的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遵义地区优质烤烟百万亩工程”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2002年度,2002-2004年度评选为贵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参加社会活动与学术会议:2000 年参加在香港大学召开的亚太地区真菌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AMC2000),2002 年参加在云南大学召开的亚太地区真菌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AMC2002)担任副主编的教材《食用菌栽培学》和《烟草病害田间识别与防治》被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2002-2003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奖评委,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奖评委,遵义市科技进步奖评委2003年聘为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专家组成员,2003年聘为贵州省招投标公司顾问,贵阳市孟仲季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2004年为英美烟草公司贵阳办事处技术人员作烟草病害防治技术讲座
2004年5月应浙江大学思源天然药物与生物毒素研究中心的邀请,作“贵州有毒真菌研究现状”专题报告,并成为“西部生物毒素资源开发协作网”成员2004年8月31日应浙江杭州〈〈钱江晚报〉〉特邀撰写“毒菌识别”文稿一篇.
      留学经历:2008 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病理系高级研究学者,从事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应用研究。到访过香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等。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点简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授权点,自1985年招收硕士生以来,尤其是1993年建点以后,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加强了学科建设,初建成了学科队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的经验。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博士、硕士专业目录;本专业点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和学科特点,调整了学科结构,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拓宽了研究领域,确立了相对较为稳定的五个研究方向,即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生理、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及加工理论与技术;农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研究;药用植物生产理论研究。本硕士点的主要特点是紧密联系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生产实际开展教学和科研,充分发挥本专业在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高产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及烟草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研究的突出优势,为地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硕士点与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美国的Bay Food Tech及法国的INRA等机构的相关学科有较多的研究合作。目前本硕士点有在读硕士生二十多名,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共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省科技厅及横向课题18项。
 
     艾复清,男,46岁,农学硕士,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及加工理论与技术”、“作物生理、生态规律及其应用”研究。在烤烟烘烤理论与技术、烤烟改造、贵州烤烟生产标准化及(免耕)油菜高产栽培等方面进行过大量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攻关项目、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等科研课题16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主编和参编专著2部。曾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现主持贵州省基金项目1项、烟草横向课题2项,在研经费160万元。
 
     赵致,教授,1959年出生,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规律及其应用”,“作物高产理论与模式化栽培”,“药用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研究。曾在玉米抗旱材料及其遗传、小麦生理生态、番茄资源材料评价与利用、贵州地道药材黄精等规范化种植理论与技术、贵州小麦品质区划、玉米和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模式化技术等方面从事过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6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一部,参编著作3部,教材3部。曾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现仍主持贵州省重大专项、攻关、社会发展项目6项。
 
     曹国璠,44岁,教授,博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作物生理、生态及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和药用植物生产理论研究。
    先后完成科研项目13项,获得各类成果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在《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作物栽培生理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耕作与栽培》等十七种农业科技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5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主持地膜玉米间作花生的增产增效机理研究;负责辣椒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及烘干工艺研究;参加贵州喀斯特山地区石漠化治理与高效农业水管理技术研究;参加贵农19号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冯跃华,男,1969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生理、生态及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2005年12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1月赴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作物残茬管理多年多点数据分析”培训学习。2008年3月进入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免耕移栽稻的根系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贵州省农业厅标准项目“水稻免耕移栽技术规程”、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水稻-油菜复种双免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参加了农业部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际水稻所“作物残茬管理”项目等研究课题。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撰写《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专著1部,参编《土壤肥料学》教材1部,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土壤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杂交水稻》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王丰,1979年9月生,作物学博士,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副研究员。于200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先后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从事烟叶生产考察和培训,现工作于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是我校校外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及加工理论与技术”。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有主要有:(1)“现代烟草农业经营模式研究与应用”;(2)“贵州省特色优质烟叶开发”;(3)“现代烟草农业减工降本技术研究”;已发表论文28篇。其中,在国际SCI类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在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粮油学报、中国烟草学报等期刊发表文章21篇。参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等多部书刊的编写(译)。
 
     张恩让,1960年9月生,教授,博士,中国园艺学会会员,贵州省园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蔬菜)作物生理、生态及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2006年以来主持的科研项目有:“贵州辣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子项目”、“贵州辣椒资源品质研究”、“仁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蔬菜子规划”、“高寒山区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钙对根际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贵阳市辣椒产业科技规划和辣椒种质资源研究”、“贵州高寒山区农业设施类型及结构研发与示范”;近5年来,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编写书籍1本;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徐彦军,男,37岁,副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作物栽培学和蔬菜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及加工理论与技术”。2005年以来,主持 “贵州资源节约增效型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子项、“福泉市万亩梨园品种改良”子项贵州省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毕节高寒山区蔬菜种植研究、集成与示范”子项、“食用菌露地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福泉市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务川大蒜、草石蚕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
 
动物学硕士点简介
      动物学硕士点源于昆虫学硕士点, 1984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0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7 年调整为动物学硕士点, 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硕士点现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实验设备条件优越,能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平台。有相对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1. 蜱螨学及节肢动物进化; 2. 昆虫分类及昆虫资源; 3. 昆虫生态及害虫综合治理。重点研究领域突出,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1.    昆虫和蜱螨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2. 山地农作物重要虫害发生规律、成灾机理及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3. 中药材病虫害种类调查、发生规律及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4. 主要作物病虫害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5. 外来入侵生物预警系统与控制的研究
     6. 高效天敌的扩繁和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7. 重要资源昆虫的开发研究。
 
 
附硕士生导师简介
 
     1、金道超,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副校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入选贵州省跨世纪科技人才,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研究领域涉及昆虫和蜱螨区系与分类学、系统发育与进化、害虫生物防治、昆虫寄生线虫、环境生物学等。
 
     2、 杨茂发,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动物学和植物保护学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昆虫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叶蝉科、蜻蜓目、甲螨的分类研究;主要农作物及林业害虫综合治理;昆虫性信息素及化学生态学。
 
     3、陈祥盛,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同翅目叶蝉总科叶蝉科、蜡蝉总科飞虱科昆虫的系统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资源昆虫学、农业害虫抗药性研究。
 
     4、郅军锐,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昆虫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昆虫学、农业螨类及昆虫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陈文龙,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二级学  科负责人。主要从事入侵生物安全评价与控制研究。         
 
 
     6、郭建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蜱螨学及节肢动物进化研究。
 
     7、李尚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及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8、杨洪,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业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研究。
 
 
     9、戴仁怀,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分类及分子系统学、资源昆虫研究。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点简介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点: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硕士点现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均具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实验设备条件优越,能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平台,有相对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3个研究方向:1、经济农螨;2、昆虫系统学及资源昆虫学;3、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
     硕士生导师简介
 
     1、金道超,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副校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入选贵州省跨世纪科技人才,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研究领域涉及昆虫和蜱螨区系与分类学、系统发育与进化、害虫生物防治、昆虫寄生线虫、环境生物学等。
     2、杨茂发,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昆虫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叶蝉科、蜻蜓目、甲螨的分类研究;主要农作物及林业害虫综合治理;昆虫性信息素及化学生态学。
 
     3、陈祥盛,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同翅目叶蝉总科叶蝉科、蜡蝉总科飞虱科昆虫的系统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资源昆虫学、农业害虫抗药性研究。
    4、 郅军锐,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昆虫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昆虫学、农业螨类及昆虫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陈文龙,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二级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入侵生物安全评价与控制研究。           
 
    6、郭建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蜱螨学及节肢动物进化研究。
 
 
    7、杨洪,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业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研究。
 
 
    8、戴仁怀,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分类及分子系统学、资源昆虫研究。
 
植物营养学硕士点简介
     贵州大学植物营养学的前身是贵州农学院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其学科隶属于贵州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于200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2年正式招生。现有在读研究生31人。
    植物营养学硕士点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7人,分别是钱晓刚(教授)、陆引罡(教授)、张崇玉(教授)、魏成熙(教授)、程剑平(副教授)、何俊瑜(副教授)、王晓丽(副教授)。
     植物营养学硕士点是贵州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主要学术方向,是贵州省历年来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的对象,有充足的科学研究经费支撑。在贵州省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在作物营养研究领域,建立了自身特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尤其在喀斯特山区作物高产逆境生理研究和利用领域,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自2004年以来,本硕士点承担科研课题18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项、省级科学基金课题5项、地方政府项目12项,科研经费383万元。发表论文134篇,有3篇被SCI收录,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转让科研成果7项,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植物营养点主要导师介绍:
     程剑平,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作物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植物营养遗传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野生二粒小麦抗条绣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分子定位;2.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贵州喀斯特山地区石漠化治理与高效农业水管理技术研究;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在贵州小麦抗条锈病遗传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的应用;4.贵州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应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提高贵州小麦品质;5.贵州省“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贵州小麦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并承担其子课题: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陆引罡,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理、施肥原理与技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实践。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贵州省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烟草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研制与开发;2.贵州大学人才基金:作物感受水分养分胁迫的信号与水肥效应;3.贵州省科技厅年度攻关项目:贵州省中低产土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贵州省“十一五”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资源节约增效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5.贵州省农业厅年度攻关项目:优质食用稻新品种试验与推广;6.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农科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张崇玉,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植物营养与施肥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2.贵州省科技教育省长基金课题:果树输液肥的研制与施用技术研究;3.贵州省基金课题:水肥优化耦合对提高玉米产量的效应;4.贵州省中药材专项课题:白芨规范化种植;5.贵州大学人才基金课题:中药材-白芨栽培与施肥技术研究;6.横向研究“沿河县农业土壤和特色作物微量元素调查与研究”。7.中日合作项目:贵州省环境教育与人才培养 。
 
    
     何俊瑜 博士,副教授。从事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养分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主要以水稻、小麦等材料展开逆境营养生理及适应机制的研究。06年以来在Chemosph, Arch Environ Toxic, Pedosph, Biol Plant, J Plant Nutri Soil Sci, Photosynthetic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2篇。现主持贵州省省长基金和省基金各一项。
 
     钱晓刚,贵州大学国家农业生物实验中心主任、教学实验场场长、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土壤、肥料、作物生产教学与研究。承担大量这些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任务。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委员、中国小宗杂粮品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庭院经济分会副理事长。贵州土壤学会理事长,贵州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核心刊物《种子》杂志副主编、《贵州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编委。
 
 
     魏成熙 ,教授 ,硕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施肥原理与技术、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开发教学与科学研究。
    获奖情况:2003年参与贵州省玉米综合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并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主持的农业科学教育三结合项目及教学基地应用2006年获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获贵州省科技兴农人才奖。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新型高效有机肥开发生产;2.贵州省茅台基金 ;3.贵州省茶叶营养与施肥项目。
论文与著作: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6部。
 
     王小利(1979-),女,副教授,博士。土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导师,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施肥原理与技术 。
     2000年以来,参加国家“863”项目“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制与产业化”和杨凌示范区基金“作物控释肥料的研究与开发”。
     2003年以来,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亚热带农业生态圈生物过程驱动的碳氮磷循环研究”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课题:“水土保持的区域土壤环境效应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2006年以来,主持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贵州赤水市纸浆竹林丰产施肥技术研究”,主持贵州赤天化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项目:“贵州赤水市纸浆竹林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主持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撑绿竹出笋退笋规律及退笋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朱青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1.主持“农林牧渔”四位一体兴黄琴,贵州省组织部项目;2.主持旱地土壤质量调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3.主持旱坡地水土流失及养分调控管理研究,国际植物研究所项目。
 
土壤学硕士点简介
      我校土壤学学科始创于1941年的国立贵州农工学院的农业化学系,属于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授予权)的二级学科,199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54人,现有在校学生28人。
现有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人。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人;省管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本学科现有省土壤学会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1名,省土地学会理事1名。
     土壤学现已发展成为支撑贵州省农业产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的应用基础及应用学科,在土壤化学与环境、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等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凸显特色,在土壤中水分、养分、污染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的理论与调控技术,喀斯特山区土壤养分平衡机理和调控技术、作物营养诊断技术以及肥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喀斯特山区农业节水技术与土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5年以来,土壤学科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EI期刊收录1篇;国内权威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20篇,其它核心期刊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部。
      贵州大学土壤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500余m2;具备开展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土壤资源等研究的如原子吸收、紫外分光光度计、粒度分析仪、大型扫描仪、绘图仪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MAP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总价值500余万元。
     目前,土壤学硕士点导师共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等20余项,在研经费600余万元。
土壤学硕士点目前的招生方向有四个,分别为:(1)土壤化学与环境;(2)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3)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4)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
土壤学的主要导师情况如下:
      

何腾兵,教授、土壤学硕士生导师、省管专家,现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副主任、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贵州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省土地学会理事。《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社理事,《土壤学报》、《贵州农业科学》、《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土壤的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 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应用”、973子课题“贵州省土壤物理性状普查及酶活性研究”、省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 贵州省分区域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建设”等科研项目,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20篇,重要及核心刊物10余篇。

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被评为省管专家和全国模范教师, 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十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先进个人(劳模),2004年荣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4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

钱晓刚,教授,土壤学研究生导师,贵州大学国家农业生物实验中心主任、教学实验场场长。长期从事土壤、肥料、作物生产教学与研究。承担大量这些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任务。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委员、中国小宗杂粮品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庭院经济分会副理事长。

贵州土壤学会理事长,贵州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核心刊物《种子》杂志副主编、《贵州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编委。

魏成熙,教授 ,土壤学硕士生导师。2003参与贵州省玉米综合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并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参加农业科学教育三结合项目及教学基地应用项目,获得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①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新型高效有机肥开发生产;②贵州省茅台基金项目。

林昌虎:研究员,土壤学硕士生导师。贵州科学院副院长。贵州土壤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科学》杂志副主编、《水土保持通报》杂志审稿专家。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目前主持科研项目:①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鸟王名优茶土壤性状及环境特征研究;②省长资金项目:基于3S技术的贵州茶园基地土地适宜性评价与茶叶质量体系建设。

  方:教授 ,博士,土壤学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目前主持科研项目:①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石漠化过程的响应;②国家科技部项目: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调控研究;③省长资金项目:典型污染物在土壤-水系统中的迁移积累与生态安全。

  焱:副教授,博士,土壤学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目前主持省科技基金项目1个、贵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1个、欧盟项目1个以及横向课题多项。

  莺:副教授,土壤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主任、土壤科学与植物营养实验室主任。目前主持贵阳市科技局项目:贵阳市有机蔬菜(1-2种)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土壤的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等项目。主持横向课题多项。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刘鸿雁:副教授,博士,土壤学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喀斯特矿区土壤质量变化与植被演替的互动效应研究、喀斯特矿区土壤质量变化与植被演替的互动效应研究等项目。

 
Copyright 2009-2010 贵州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1-3855894 Email:nxyb20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