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曹立研究员应邀到农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与教学指导。交流会在崇学楼531会议室举行,农学院园艺系果树学教研室全体教师、果树学科全体研究生参加。
曹立研究员作为金秋砂糖桔、阳光1号桔柚、川津5号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柑橘品种的发明人,在柑橘育种领域成就显著,其经验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群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曹立研究员与园艺系果树学教研室教师围绕柑橘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讨,内容涵盖亲本选配策略、杂交后代高效筛选方法,以及如何结合贵州生态特点开展特色柑橘品种选育等议题。与会教师表示,此次交流为《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育种学》等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与实践案例积累提供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增强课程的专业性与前沿性。
随后,曹立研究员为园艺系师生作了题为《中国从完全引进杂交柑橘到自主产权杂交柑橘新品种的产业化应用》的学术报告。他系统梳理了我国杂柑品种从引种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金秋砂糖桔等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实例,生动阐释了育种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实战经验。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踊跃参与互动。同学们普遍认为,报告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紧密结合,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深化对柑橘育种全产业链的认识。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西南大学与贵州大学在果树科研领域的合作互鉴,也通过专家进课堂、座谈促教学的形式,丰富了园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果树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文:园艺系
编审:赵路玥
二审:王 明
三审:冉龙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