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简介
农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自1941年国立贵州大学创立时起就已经建立,2012年申请获得了贵州省第二批特色重点学科。
学科队伍:目前该学科队伍1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博士生导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教特殊津贴专家2人,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跨世纪人才”4人,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骨干3人。另外软引进候鸟人才2人(张润志研究员、王乔教授)。
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服务“三农”,以贵州喀斯特山地农林昆虫为主攻对象,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个研究方向:蜱螨学及节肢动物进化、农林昆虫生态学及害虫综合治理、昆虫系统学及昆虫资源利用。各方向学术梯队如下表。
研究方向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学位 | 职称 | |
|
蜱螨学与节肢动物进化 | 金道超 | 1959.01 | 博士 | 教 授 | |
郭建军 | 1974.12 | 博士 | 教 授 | |
乙天慈 | 1982.07 | 博士 | 副教授 | |
廖启荣 | 1956.12 | 大学本科 | 副教授 | |
农林昆虫生态学及害虫综合治理 | 杨茂发 | 1968.01 | 博士 | 教 授 | |
郅军锐 | 1965.06 | 博士 | 教 授 | |
陈文龙 | 1965.02 | 博士 | 教 授 | |
杨 洪 | 1975.11 | 博士 | 教 授 | |
昆虫系统学及昆虫资源利用 | 陈祥盛 | 1971.09 | 博士 | 教 授 | |
戴仁怀 | 1975.12 | 博士 | 教 授 | |
李尚伟 | 1969.10 | 博士 | 副教授 | |
张长禹 | 1980.11 | 博士 | 副教授 | |
人才培养:该学科1984年开始招收“昆虫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昆虫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招收博士研究生10届83人,毕业7届40人,在读39人;招收硕士研究生24届216人,毕业21届157人,在读59人。招收博士后9人,出站1人,在站8人。
科学研究:先后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四等奖2项;出版专著24部。近5年本学科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619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9项,贵州省重大、重点、年度科技攻关和省科学基金项目计46项,其他项目40项。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36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
实验平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于2001年共建了双基实验室“植保科学实验室”并通过省级评估;2005年本学科单独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实验室”也通过了省级评估;以本学科为主体,2006年申报并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立项论证,建设了“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并于2013年正式挂牌。目前,有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850多万元。